查看原文
其他

自恋者为了掩饰失败会多么拼命?

翻译组 小分子 一杯咖啡 2021-12-06


爱自己系列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的第97篇文章

如何加入咖啡心理英语小组,请拉到文末看介绍


没有人真的喜欢承认失败,尤其是自恋者更不喜欢。那些名列自恋榜单之首,喜欢自吹自擂、自抬身价的人表示,当他们没有达到自己所定的完美标准时,他们就会另寻它法来避免让自己直面事实。


也许当你认为你在玩的只是一场趣味性的扑克牌游戏或一轮友谊性的保龄球运动时,结果发现你的对手已经进入了激烈的角逐。你是同意了玩这场游戏,却没有完全了解你的对手,现在只能后悔进入了一场远比你想象中激烈得多的游戏中。为什么事情的走势会如此大相径庭呢?很显然,你被诱骗进了一个由极其自恋的熟人所设的局中,所以你发誓,未来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



根据2017年英国班戈大学斯图尔特·比蒂及其同事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为什么高度自恋者会如此拼命来避免失败。对那些没有自恋情绪的普通人来说,参加一场能力测试就是着眼于完成你认为你能完成的事情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绩自主调节你的自我效能感,即成功完成既定任务的自信心。


下面是一则有关自我效能与个人经历的例子。

某天当你再去你们本地的一家健身房上课时,由于以前都能跟上上课的节奏,你料想这次肯定也差不到哪去。结果却失望地发现,你基本都跟不上你的同学,要练的重物对你来说都太重了,步伐也太难了。


这种情况对于一个特别自恋的人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在大家面前的耻辱感,使你不得不尽快想出一个补救的方法。但实际上就像一个英国队所解释的那样,此刻他们只会为自己的完美表现而欢欣雀跃,而不会关注自己失败的事实。


但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就会陷入自我设限状态并辩解说他们只是没尽全力而已。总之不管怎样,他们既没能完成超乎寻常的目标,也没能调整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因此,自恋者就打破了这种自我效能与个人经历的关联。但是,比蒂等人却对他们为自我辩解的那套说辞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尽管他们那样推脱,但他们加速的心跳和汗湿的手掌却出卖了他们。



为了验证这些观点,英国队设计了一场模拟人工比赛,这场比赛设有5辆高级跑车和3个站点。比赛中会使用心态图仪记录他们的心率变化(HRV),作为努力程度的指标。当他们的比赛结果在排行榜上表现出来的时候,他们通过轨道时的表现也会通过电脑上的回馈反映出来。另外,他们的实际表现也会有模拟器追踪,他们也可以看见他们实际的比赛时间。


为了评估他们实际投入的付出,研究队让参与者完成了10次比赛,然后通过对他们心率变化的分析得到他们在这项任务中到底投入了多大的精力以及改变了多少自我效能感。另外,他们还需要填写一份标准的自恋性格调查问卷。


对此,比蒂等人认为,那些高度自恋的人,会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并且当他们通过轨道时不会调节自己的自我效能如果他们进入自身设限,他们就会否认HRV记录下来的他们实际为这场比赛努力的结果。



就像班戈大学的研究者所说:


高度自恋者只会关注当下的表现,并且,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自己将来表现的预期是基于他们的雄心壮志,而绝非过去的表现。


对于付出多少努力,同样的,自恋者与我们通常的想法不同,一般人会觉得自己的表现与我们对自己努力程度的评估呈正相关。另外,如果他们不是领导的话,他们也习惯于虚报自己的努力程度,这一点也符合“一个失败的自恋者会自我设限这一说法。但真正是怎样的呢?上面的HRV记录实验就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实际努力程度。事实上,自恋者远比他们所以为的还要努力。


英国的这一研究被刊登在一份表演心理学期刊上,而且这份报告结果似乎与训练场地也有一些关系。在这里作者建议说:“当你和一个特别自恋的人一起工作时,比如运动员教练或公司高管,如果你一直鼓励他们去考虑客观结果,她们的实际表现就会好些。”也许你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但是,从行为学角度来说,这种方法看似可以,可客观结果因素并不代表个人实际努力啊。你总不能把这个人再连接到机器上去测他们的心率吧。但是你可以锻炼他们让他们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例如:比赛的紧张感、焦虑感。


所有的这些例子都没有提到自恋的人到底能不能调整他们失败后的自我吹捧状态。现在让我们回到之前提过的那个健身课自己跟不上进度的例子。如果你不是特别自恋的人,你会承认你的身材没你想的那么好,所以你可能继续坚持直到自己变得更好;但如果你是很自恋的人,承认自己身材不是很好这个事实就非常重要了,之后的结果就是:要么你会接受未来就是这个样子的现实,要么就是下苦功夫争取做得更好。


最后,对于自我效能这个话题,它的一个好消息就是:它不代表一个人性格的总方向,而是跟具体任务中的具体表现有关所以,即使你是一个特别自恋的人,你也一样可以调整自己面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你不需要再对你的失败遮遮掩掩,相反你要积极地回应它,把它自然地当作自己生活中一部分去接受它。


延伸阅读

人人渴望幸福,但是你追寻幸福的方向是否正确?

不要再对他说“放下吧”| 如何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丧失与悲伤

“幸而未得”,我们比想象中更快乐


欲加入一杯咖啡翻译组

翻译心灵的语言:一杯咖啡英语编译组组员招募中

作者 | 苏珊.克劳斯,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近期作品为《寻求满足感》,已出版《反常心理学》《临床视角上的心理障碍》。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小分子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吴圆圆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助理 小毛

转载&投稿 | coffeepr@qq.com 或 直接在留言处申请


近期活动

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灵聚会:如何维护和修补受伤的自尊

给“穷困潦倒的”咨询师们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

点击阅读原文,可申请加入: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